陸羽(733—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圣”,祀為“茶神”。
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并擅長品茗。

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江南各地,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著!度莆摹分凶d有《陸羽自傳》,曾編寫過《謔談》三卷。他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yè)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茶經》是唐代和唐以前有關茶葉的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系統(tǒng)總結;是陸羽躬身實踐,篤行不倦,取得茶葉生產和制作的第一手資料后,又遍稽群書,廣采博收茶家采制經驗的結晶。
陸羽所著《茶經》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分別為:卷一,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卷二,四之器;卷三,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一之源,概述中國茶的主要產地及土壤、氣候等生長環(huán)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二之具,講當時制作、加工茶葉的工具;三之造,講茶的制作過程。
四之器,講煮茶、飲茶器皿。

五之煮,講煮茶的過程、技藝;六之飲,講飲茶的方法、茶品鑒賞;七之事,講中國飲茶的歷史;八之出,詳細記載了當時的產茶盛地,并品評其高下,記載了全國四十余州產茶情形,對于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個州的產茶之地亦如實注出。
九之略,是講飲茶器具何種情況應十分完備,何種情況省略何種:野外采薪煮茶,火爐、交床等不必講究;臨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但在正式茶宴上,“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缺一則茶廢矣。”

陸羽還主張要把以上各項內容用圖繪成畫幅,張陳于座隅,茶人們喝著茶,看著圖,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悅,這與端來一瓢一碗,幾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陸羽的《茶經》,是古代茶人勤奮讀書、刻苦學習、 潛心求索、百折不撓精神的結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 也醉人”就是中華民族珍惜勞動成果、勤奮節(jié)儉的真實反映。
在《茶經》中陸羽共設計了二十四種茶器,《茶經》第四章節(jié)講述了茶器,有碗、風爐、火夾等。陸羽認為有的人家中有上好的茶葉卻泡制不出美味誘人的茶水,其中一個原因在于茶具使用不當。除此之外,陸羽還介紹了這二十四種器具在烹茶方面的使用方法。

不同的茶具泡制出來的茶味會有不同,有時候質地高檔的茶具不一定會泡制出美味、香氣怡人的茶水。所謂,茶葉和茶具有著密切相關的聯(lián)系,兩個物器相輔相成,互相襯托。
陸羽一生鄙夷權貴,不重財富,酷愛自然,堅持正義!度圃姟份d有陸羽的一首歌,正體現了他的品質:“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部分德化白瓷茶具欣賞:









溫馨提示:
如對文中作品感興趣,可聯(lián)系博緣陶瓷購買收藏,聯(lián)系方式:13600777720 或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微信咨詢

部分文字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