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和國家對文學藝術的大力支持,藝術品市場已經成為繼證券和房地產之后又一投資熱點。而古陶瓷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個物化符號,古陶瓷美學具有世界上無與倫比的悠久歷史傳統(tǒng)和自身發(fā)展的歷史一貫性,成為收藏者的最愛。
然而,伴隨著藝術品市場火熱,藝術品鑒定市場的亂象更加觸目驚心。藝術品鑒定市場的亂象,擾亂了藝術品市場秩序,更影響了我國藝術品行業(yè)的國際形象和聲譽。那么,如何有效地遏制藝術品鑒定亂象?目前國家積極推動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建設,力爭使藝術品鑒定工作更客觀、更“科學”。
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建設首先要以科技鑒定為基礎,以經驗鑒定為借鑒;科技鑒定為基礎,以經驗鑒定為借鑒;以標準計量為依據,以認證認可為手段,以檢驗檢測為依托,以信息化為平臺,并與國際通行規(guī)則相銜接,即‘六位一體’的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體系。科技鑒定和經驗鑒定之間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微觀痕跡鑒定法是古陶瓷主要科技鑒定方法之一,也是藝術品鑒證必經步驟。古陶瓷微觀痕跡鑒定是以便攜式顯微鏡為科技基礎,而且便攜式顯微鏡也是古陶瓷收藏鑒賞鑒定的一個科學輔助工具。其實,古陶瓷微觀痕跡鑒定是傳統(tǒng)經驗鑒定的延伸和發(fā)展,而且是有科學根據的,受到專業(yè)人士的認可和推廣。
古陶瓷微觀痕跡鑒定法是依據物質自然演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物理/化學現(xiàn)象,在便攜式顯微鏡下都可以清晰準確的呈現(xiàn)出來,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用這種方法作為一個輔助工具看古陶瓷老化痕跡出土狀況等,直觀、易懂、行之有效,因此開始在收藏圈里面逐步普及,成為藝術品鑒證質量溯源建設重要組成部分。
在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古陶瓷由于不同的窯口,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材料配方,不同的燒造溫度,不同的使用程度,不同的出土地點,不同的保存環(huán)境,同一器物不同的方位等等,他所呈現(xiàn)出來的老化微痕跡不同,藏家們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學習態(tài)度,多對比多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