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使用這種瓷器的有三個地方,分別是中南海、北京飯店、華僑飯店,這件茶壺底部落款一個‘政’字,這是中南海使用的。”昨日,泰達圖書館文化藝術展廳展出了300余件風格多樣的新中國陶瓷精品,在天津市陶瓷商會會長楊皓然的解說下,這件青花斗彩纏枝牡丹紋的茶壺吸引了觀眾的矚目。楊皓然介紹說,到目前為止,這類作品全國也只發(fā)現一件。據了解,這次“新中國陶瓷藝術展”將持續(xù)至本月13日,展覽期間,楊皓然還將為觀眾舉辦有關專題知識講座,為新區(qū)觀眾解讀新中國陶瓷史。

“陶瓷藝術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三彩、宋代五大名窯、元明青花、成化斗彩、雍乾粉彩等等,即便是普通的愛好者也都耳熟能詳。但對于新中國陶瓷,知其詳者反而并不多見。”楊皓然介紹說,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多年戰(zhàn)亂使國力極為衰弱,以至于新成立的共和國在招待外賓的國宴上,竟沒有專用的餐具。針對這種情況,時任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的郭沫若提出“應當把歷史上好的經驗總結出來,創(chuàng)新新中國國家用瓷、國家禮品瓷”,這一建議得到周恩來總理的采納與支持,數十位著名的藝術家與工藝美術家參與了設計制作,“建國瓷”由此而來。“這個茶壺的器型不同于以往,器型規(guī)整霸氣,釉色潔白光潤,構圖飽滿和諧,紋飾莊重大方,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藝術風格,體現出新中國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面貌。”楊皓然說。
除了部分建國初期的瓷器外,其余展品多為當代大師所作,包括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教授程云的高溫顏色釉作品,國家級大師陳曉云的嬰戲圖作品,國家級大師汪洋的青花山水作品,青年陶瓷藝術家徐圓圓、劉云娥的粉彩作品等。“景德鎮(zhèn)陶瓷悠久的文化底蘊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前往創(chuàng)作,多元文化的結合使得景德鎮(zhèn)出現了一批優(yōu)秀的藝術家,這些藝術家從胎瓷的器型、釉料、繪畫方法上均有極大的突破。”楊皓然覺得,本次展覽將為新區(qū)觀眾帶來一次嘆為觀止的藝術享受。(記者 范炳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