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wǎng) [簡體版] [繁體版] [網(wǎng)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jīng)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chǎn)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wǎng)動態(tài) 網(wǎng)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chǎn)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chǎn)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產(chǎn)區(qū)動態(tài)>>德化>>|
名家(七): 林建勝— — 德化瓷塑藝術“實力派”領軍人物

發(fā)布:2014-9-5 15:08:58  來源: 中華陶瓷網(wǎng) [字體: ]


林建勝

  林建勝,男,1965年8月出生,福建德化人,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雕塑藝術設計專業(yè)畢業(yè),高級工藝美術師,國家一級/高級技師,福建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喜愛的陶瓷藝術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陶瓷藝術大師,福建省技術能手,德化聚玉堂藝術總監(jiān)。

(一)功底深厚,實力強大

  林建勝連續(xù)不斷地從事瓷塑藝術研究長達30多年,既有高超的手頭功夫,又有深厚的理論修養(yǎng)。他的作品以潔白、純凈、圓融、飽滿的德化白瓷為載體,再現(xiàn)壯健、自由、自信的漢風唐韻,作品或厚重穩(wěn)健,或圓滿大氣,或自由飄逸,或雍容華貴,凸顯強者精神與盛世情懷。他之所以有較高的藝術造詣,是因為他從中專到大專再到清華美院不斷的學習深造,從中專教師到大學兼職教授20多年的教學歷練,從德化傳統(tǒng)工藝美術大師到大學美術教授的雙重師承,從工藝實踐、技能技藝到理論研究、學術研究的全方位提升。

  1983年畢業(yè)于德化職業(yè)中專學校陶瓷雕塑專業(yè),師從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楊劍民(已故)、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陳德卿(已故),后又畢業(yè)于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雕塑藝術設計專業(yè),曾二次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進修深造,在德化職業(yè)中專學校擔任瓷塑教師20多年,在泉州工藝美術學院擔任兼職教授9年,在福建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擔任兼職教授5年。

  他創(chuàng)作了數(shù)以萬計的佛教瓷塑作品,銷往中國大陸、港澳臺與東南亞各國,新加坡佛教總會主席惟儼大和尚曾二次到德化造訪,韓國靈鷲寺主持性坡和尚也慕名前往德化造訪,可見他的佛像瓷塑的功力非凡。同時,他還撰寫《論何朝宗瓷塑代表作的藝術特點》《淺議德化陶瓷文化的特性》《傳統(tǒng)造物的“和諧”理念對中國現(xiàn)代陶藝的影響》等6篇論文在《美術大觀》《陶瓷科學與藝術》等CN期刊發(fā)表。

《相思為荷》(No1)林建勝

《 大道匡君》(李白)林建勝

《荷葉觀音》(玉黃瓷)林建勝

  特別是近幾年來,他的瓷塑藝術創(chuàng)作達到了極高的水平。2013年12月,他榮獲首屆福建省陶瓷工藝師現(xiàn)場雕塑創(chuàng)作大賽第二名,成為福建省技術能手。60多件作品在國家級、省級專業(yè)評比中獲獎,其中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4件(套),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評比金獎1件,中國陶瓷“大地獎”評選金獎2件,中國工藝美術類評比金獎5件,福建省工藝美術精品“爭艷杯”大賽金獎3件,福建省“閩藝杯”陶瓷藝術創(chuàng)意大賽金獎1件,福建省陶瓷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評比金獎4件,福建省“文明交通杯”藝術陶瓷創(chuàng)意大賽金2件。作品入選2009韓中日現(xiàn)代美術交流展(首爾),韓國

  2012“陶開樂”藝術展(首爾)。作品1件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2件被中華民族文化博物館永久收藏,2件被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品館收藏,3件被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收藏,2件被廈門市博物館收藏。作品被法國外長法比尤斯、法國旗幟基金會主席馬尚?貝萊、法國賽弗爾瓷器公司設計總監(jiān)瓦萊麗婭-伊翁莎、著名導演陳凱歌、著名電影演員陳紅、著名電影演員蒲存熙、世界徒步第一人雷殿生以及韓國靈鷲寺主持性坡和尚、新加坡佛教總會主席釋惟儼大和尚、普陀山全山主持戒忍大和尚、廈門觀音寺主持定恒法師、泉州少林寺主持常定法師等中外名人與高僧大德收藏。

(二)知名度高,影響力大

  林建勝創(chuàng)立的聚玉堂,是瓷都德化最具個性的陶藝創(chuàng)作基地,被德化縣授予“德化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基地”,被泉州市授予“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林建勝工作室”、“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創(chuàng)作團隊”,被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文聯(lián)授予“福建省特色文藝示范基地”,成為泉州工藝美術學院、福建商業(yè)高等?茖W校、德化職業(yè)技術學校等10多所大中專學校的創(chuàng)作實踐基地。2007年5月,歐洲著名的藝術家、丹麥皇家藝術學院教授Bjorn Norgaad(比楊)慕名到聚玉堂創(chuàng)作瓷塑《海的女兒》。2014年2月28日,塞弗爾瓷器公司總裁戴維-凱米歐先生、設計總監(jiān)瓦萊麗婭-伊翁莎,專程到聚玉堂訪問,對聚玉堂曾于1992年榮獲法國巴黎國際發(fā)明博覽會第83屆路易?列賓(LEPINE)競賽“特別榮譽獎”的愛德華玉白瓷贊不絕口,高度認同聚玉堂設計的“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瓷”——以孔子和伏爾泰為題材的中國印,認為作品形式新穎、主題深邃,并與聚玉堂陶瓷藝術總監(jiān)林建勝、創(chuàng)意總監(jiān)深度交流,探討未來合作的方向。

《詩圣》(紋片釉)林建勝

《唐韻》(結晶釉)林建勝

  與張南章共同主持策劃、設計并歷時4年燒制完成的《華夏賢哲——百子瓷韻》100件大型系列瓷塑作品,被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選送參評“福建省第七屆百花文藝獎”,榮獲2014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選金獎。研發(fā)過程中,二人認真搜集中國重大歷史題材及其代表性人物的相關資料,縱向自春秋到清代,橫向涵蓋陰陽、儒、墨、名、法、道、縱橫、雜、農(nóng)、小說、兵、醫(yī)等領域,經(jīng)過深入驗證和研討,確定遴選的人物應對中國的歷史進程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個人具有崇高的品質、品德、品格,以此形成《百子》大型藝術瓷塑的理念和框架,使得該系列作品有很高的思想性。他們深刻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及內涵,以瓷都德化的傳統(tǒng)工藝瓷器作為載體,采用形式多樣的雕塑手法造塑出100尊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的歷史人物,每件作品高度在50CM以上,具有很強的藝術性。該系列作品組成一個完整、特色鮮明的藝術工程,填補了中國工藝美術、陶瓷大型系列創(chuàng)作的空白,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過程中,作為形象而生動的教材能不斷地提升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強。2013年3月《華夏賢哲——百子瓷韻》100件大型系列瓷塑作品,開始在福建商業(yè)高等?茖W校藝術展廳展出,作為大學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大學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載體,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和贊譽,一大批省內外高等學校領導、專家和學者看了展品之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擬面向全球發(fā)行30套,提供給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及國內博物館、高等院校等永久收藏與展示。

  林建勝被推選為中國陶瓷工業(yè)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陶瓷藝術委員會常務理事,福建省陶瓷藝術委員會副會長,福建省陶瓷行業(yè)協(xié)會常務理事,福建省雕塑協(xié)會理事,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福建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理事,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委員會常務理事,泉州市工藝美術協(xié)會常務理事,廈門市美術家協(xié)會雕塑委員會理事,德化現(xiàn)代陶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成為德化瓷塑藝術的領軍人物。

(三)升值速度快,升值空間大

  有好手藝,更要有好瓷土。自古以來,要燒制上等的白瓷,就必須要用上等的高嶺土作為原料。擁有一噸多極品德化高嶺土及“愛德華玉白”瓷商標,使林建勝如虎添翼。

  玉白瓷是“福建省十大杰出能工巧匠”德化林睦殿先生于1990年發(fā)明的高貴白瓷品種,是20世紀世界瓷壇極具影響力的發(fā)明之一。2007年10月,林睦殿先生將僅存的一噸多極品高嶺土以50萬的價格轉讓給林建勝。這種燒造“玉白瓷”的基礎原料是世界上罕有的極品高嶺土,乃中生代德化石牛山火山爆發(fā)噴出的巖漿經(jīng)一億年以上風化而成。2012年11月13日《福建工商時報》第5版以整版的篇幅深度報到《極品德化高嶺土存世僅一噸》。隨著一噸多極品高嶺土的耗盡,“愛德華玉白瓷”也將像“象牙白”、“建白瓷”一樣,成為陶瓷藝術史上的千古絕唱。

  玉白瓷,溫潤勝玉,潔白如雪,剔透似絹。“德化瓷研究第一人”徐本章副研究員生前贊嘆玉白瓷,“不論在瓷質、釉色、潤澤度、透明度等方面都已超過明代被譽為‘國際瓷壇明珠’的著名瓷種象牙白!”(史學專家施宣圓《瓷都采風》)廣東省博物館譚偉彬館長認為,玉白瓷“質地尤為細膩,具有薄、透、亮、潤、滑的特點,純潔勝玉。”(2009.03.14《羊城晚報》之《愛德華玉白瓷亮相廣州》)中央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王世林在采訪手記中寫到,“據(jù)說在德化,最好的一種瓷土,是一種白瓷土……這種瓷土用手捻,細如淀粉末,燒出的瓷器稱為‘愛德華玉白瓷’。據(jù)林老先生講,有一次縣里拿著他的瓷器到北京展覽,專家不承認這是瓷器,因為它太像玉雕作品了。對著太陽觀賞這種瓷器,可以看到淡淡的黃色,堪稱瓷中絕品。”(“海峽西岸行”記者手記之《山清水秀出美瓷》)

  玉白瓷1992年榮獲“巴黎國際發(fā)明博覽會第83屆雷比那(LEPINE)競賽特別榮譽獎”,1993年榮獲“第二屆中國專利新技術新產(chǎn)品博覽會金獎”,1995年榮獲“全國十年優(yōu)秀發(fā)明成果暨第九屆發(fā)明展覽會中國發(fā)明成果金杯獎”,1993年被中共德化縣委、德化縣人民政府選為德化名瓷的代表敬獻江澤民總書記與李鵬總理,成為當代德化窯的“紅色貢品”。

  正如譚偉彬館長2010年10月在接受《收藏》雜志駐京記者韓澗明采訪時說的,“行家會考慮一些比較重要的東西,比方說,原料的珍稀性。德化有一種高白瓷原料,叫做愛德華玉白瓷,現(xiàn)在只剩下一噸多了……如果你買這樣原料做成的東西,其不可再生性就決定了未來的升值。”在全世界陶瓷行業(yè)里,幾乎找不到像玉白瓷這樣能獲得這么多發(fā)明殊榮與這么強大的社會影響力的高貴瓷種。

《相思為荷》(No2)林建勝

《一輪明月》林建勝

  林建勝不僅潛心研究陶瓷藝術,而且致力于陶瓷原料與燒成技術研究。經(jīng)過多年的科學試驗,他于2013年發(fā)明了“玉白瓷”的姊妹瓷種“玉黃瓷”、“玉紅瓷”。“玉黃瓷”、“玉紅瓷”采用德化上等高嶺土經(jīng)1333度高溫燒制而成,“玉黃瓷”瓷質泛黃,集脂潤、純凈、細膩于一身,質感有如“石中之王”田黃;“玉紅瓷”如同嬰幼兒的肌膚,粉嫩細潤無比,勝過明代德化的“孩兒紅”。泛黃與泛紅的瓷質,使得瓷塑人物的空間感、體積感更強,人物形象更鮮活、更具親和力。

  鬼斧神工的雕塑技藝,又有世界名貴的稀有材料、完美無瑕的燒制工藝的加持,使得林建勝的瓷塑作品深得收藏界的青睞。近十年來,他的瓷塑作品價格至少翻了10倍以上。眼下,林建勝無論閱歷、眼力還是智力、體力都是人生的巔峰時刻,是藝術家創(chuàng)作成熟時期與黃金時期,收藏界深諳林建勝的瓷塑作品升值速度快,升值空間大,市場前景無量,因此,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授予林建勝“中國收藏家喜愛的陶瓷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林建勝作品購買請進入博緣陶瓷商城:http://www.boytc.com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wǎng)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chǎn)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chǎn)區(qū) 更多....
 >> 江西產(chǎn)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chǎn)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wǎng)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wǎng)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