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wǎng) [簡體版] [繁體版] [網(wǎng)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wǎng)動態(tài) 網(wǎng)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產區(qū)動態(tài)>>江西>>|
景德鎮(zhèn)市舉行第四批市級非遺傳承人考核

發(fā)布:2013-7-8 14:58:36  來源: 瓷都晚報 [字體: ]

  7月6日上午,由市文廣新局主辦、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技藝展示考核在市群眾文化活動中心舉行。副市長熊皓出席并巡視考場。

  當日上午7時左右,全市130位藝術工作者來到考核現(xiàn)場,準備展示自己的絕活?己艘婚_始,粉彩、墨彩、新彩、古彩、青花、雕塑等形式的陶瓷創(chuàng)作以及根雕制作等技藝紛紛被展示出來,F(xiàn)場,李菊生、曹春生、饒曉晴等7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專家評審委員會也被他們精湛的技藝所吸引。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申報人數(shù)之多,技藝種類之廣,總體技藝水平之高都超過往屆。

  據(jù)了解,近幾年,全市共開展了三批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評選活動,共選出224名代表性傳承人。為進一步充實景德鎮(zhèn)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隊伍,從今年5月以來,景德鎮(zhèn)市就開展了第四批傳承人的申報、推薦和評審工作。本次評審分現(xiàn)場技藝考核表演和作品展示兩部分,從7月6日至8日,共有130人前來申報、390件作品參加展示,接受專家現(xiàn)場評審。

  心系傳統(tǒng)技藝,陶藝傳承人渴望更多關注

  7月6日,天氣非常炎熱,但是,這卻絲毫阻擋不了藝術工作者們希望將自己的絕活傳承下去的心態(tài)。當天,共有上百名藝術工作者參加考核,其中有4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中國陶瓷藝術大師、13位省工藝美術大師,此外,還有許多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申報人所從事的技藝涵蓋了景德鎮(zhèn)市手工制瓷技藝當中拉坯、利坯、釉上釉下繪制以及根雕、紅茶等50項非遺代表性項目。

  今年參加人數(shù)很多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參加人數(shù)明顯增多。整個會議室里面大多都是陶瓷工作者,他們時而低頭深思,時而抬頭注視自己的作品。一件件陶瓷坯胎,經過了他們的精心打磨之后,變成了一件件精品。

  為什么今年的人數(shù)比往年多出許多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批考核全市共有156人申報,既有70余歲的年長者,也有30多歲的年輕人。近年來,隨著時代的變遷,不少傳統(tǒng)老手藝、民間手工藝逐漸從人們的生活和記憶中淡出。許多珍稀罕見的民間工藝因后繼無人正面臨消失困境;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tǒng)技藝后繼乏人,也面臨滅絕。也正是因為如此,景德鎮(zhèn)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普遍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廣泛關注,所以今年參加的人數(shù)比往年多出了許多。

  古稀老人的堅守

  在現(xiàn)場,一位陶藝工作者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她就是74歲的徐秀娥,徐秀娥從十歲開始學習青花玲瓏,一直至今。滿頭白發(fā)的她,坐在考核現(xiàn)場非常醒目,談起參加考核的原因,老人一邊用小刀在瓷碗上認真地雕花一邊回答記者:“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技藝展示考核,就是因為喜歡才來參加的。平時在家我也雕刻,比如刻刻觀音、金魚等,這門技藝是從我的祖輩流傳下來的,我們家世世代代都靠這門手藝養(yǎng)活自己”。

  雖然年紀大了,但徐秀娥依然對陶瓷藝術充滿激情。平時在家,她也經常帶徒弟,她希望有人能夠繼承她的技藝。徐秀娥說,“這門技藝說難學其實也不難學,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歡,要是不喜歡,就很難靜下心來琢磨”。采訪結束時,她告訴記者,“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有更多人關注這門技藝,也希望有人將這門技藝發(fā)揚光大。”

  傳統(tǒng)陶瓷技藝亟待傳承

  與其他傳承人桌上擺滿了顏料、刀具、畫筆等工具相比,.侯隆仁的桌上顯得有些另類,他的桌子上只有簡單的一把刀和一塊塑料皮。記者看見,經過侯隆仁的巧手打磨后,這塊塑料皮有如一朵栩栩如生的菊花。侯隆仁告訴記者,“我這門技藝屬于雕刻技藝,以前青花玲瓏碗上面的邊紋、底部的花紋都是雕刻完了之后印上去的,這是一門冷門技藝。”

  “現(xiàn)在學習這門技藝的人越來越少了。”侯隆仁說,30年前與他一起從事雕刻的手工藝者還有很多,但是如今堅守的人很少。“平時我都很少雕刻,除非是熟人。”侯隆仁告訴記者,為了生計,他也不得不暫時放下自己心愛的雕刻。

  不過讓侯隆仁覺得欣慰的是,近期他收了兩個來自陶瓷學院的徒弟。他告訴記者,這兩名學生是陶瓷學院的教師介紹給他的。有人跟著自己學習雕刻,讓侯隆仁感覺自己的技藝有了傳承。“我這次來參加考核,也是希望這門手藝能夠繼續(xù)發(fā)展下去,不想讓它隨著時間的變遷消失掉。同時我也希望能夠收到更多的徒弟,將這門手藝發(fā)揚下去。”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wǎng)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wǎng)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wǎng)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