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石墨鐫華——西安碑林名碑拓片展正式亮相省博,此次展出,共精選西安碑林博物館館藏名碑拓片100余幅,上至東漢、下至民國,時間跨度近2000年,展出為時兩個月。
碑刻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因為其特殊的材質,所載的信息更容易保存,因而能歷千百年而至今。從歷史文獻的角度來說,碑刻一般都含有較重要的第一手文獻資料。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將各個時期的碑刻按時代順序排列起來,則是一部完整的中國書法演變史。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歷史文化遺產豐厚,文物古跡眾多,以西安碑林和文廟為基礎建立的西安碑林博物館歷史悠久,藏品宏富,名碑薈萃,名動海內。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已有900多年的歷史,經過歷朝歷代的積累,最終形成碑石如林的規(guī)模,至明代始有“碑林”之稱。而今碑林已收藏碑志4000余件,時代序列完整,品類齊全,碑石、墓志、刻經、造像、畫像石、刻帖等具備,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領域,被譽為“書法藝術的寶庫”、“歷史文化的殿堂”。
書法是中國獨特的藝術形式,蔚為大觀的西安碑林,碑石年代從漢代一直延續(xù)到近代,前后跨距近2000年。小篆祖書《秦嶧山碑》、在漢隸百碑中獨樹一幟的東漢《曹全碑》,于右任先生捐獻的北朝墓志,唐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等書壇巨匠的碑板,以及宋元明清各書法大家的作品,燦若群星,各具風采。這次展出也為我省書畫愛好者全面了解中國書法演變史并近距離欣賞史上書法大家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
據省博物館館長俄軍介紹,今年省博將陸續(xù)推出晉國稱霸實物展、名將名槍展、揚州八怪書畫精品展以及日本瓷器展等大型展出,繼續(xù)為我省群眾提供高品位和多品種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