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條件之一。人,透過語言做思想上的交流,透過藝術的形象做心靈的交流”(托爾斯泰語)。宜興紫砂茶具既是物質產品,又是精神產品。它將詩、書、畫、銘吸納交融,使其充盈文化味和書卷氣,滿足人們的審美和鑒賞需求。古往今來,不少書法家、畫家、文學家、藝術家如劉海粟、唐云、朱屺瞻、陳十發(fā)、范曾、馮其庸、俞振飛等,都喜歡在紫砂壺上親筆書畫,鐫刻定制作。“壺隨字貴,字隨壺傳”,成了紫砂茶具獨有的神韻和風采。

圖:正品宜興紫砂茶壺貴妃-大師作品
宜興紫砂陶土分布于宜興南郊,位于鼎山、蜀山附近的丘陵地帶,品種繁多。當地一般把陶土分為白泥。甲泥、嫩泥三大類。白泥為灰白色粉砂質鋁土質粘土,甲泥是紫色為主的雜色粉砂質粘土,嫩泥是土黃、灰白色為主的雜色粘土。其中紫色泥中又包含了紫泥、綠泥、紅泥三種。
紫砂陶制品的色澤及肌理效果,充分顯示了紫砂陶土的美感潛質。紫砂陶藝的肌理之美是任何陶瓷材料所無法比擬的。
紫砂泥制成品的表面不但可以拋光處理,而且只要使用者經常對其拭滌保養(yǎng),不久便可發(fā)出暗光,如珠似玉。紫砂色澤屬·暖色系統,古樸沉穩(wěn),色相變化微妙,有海棠紅、朱砂紅、水碧、葵黃、梨皮、墨綠、黛黑等多種色澤,種種變異,全靠制作者匠心獨運。 由于紫砂陶的結構和成分優(yōu)于瓷器,存茶湯的香期明顯比瓷壺長。在茶壺內的茶湯色澤,無論紅茶還是綠茶,茶色都逐步變?yōu)榧t褐色或棕色,而在瓷壺內則變?yōu)楹诤稚@充分說明,紫砂陶是一種雙重氣孔結構的多孔性材質,氣孔微細、氣密度高,具較強的吸附力。故用紫砂陶茶具存放茶湯,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過夜也不餿,留得住茶的色、香、味,這也成為了紫砂壺卓越的質地之一。
另外紫砂壺久用后,以沸水注入空壺也有茶味;其耐熱性能也好,冬天注入沸水不用擔心冷炸,還可文火燉燒;傳熱慢,沖入沸水也不燙手。
在壺的造型上,與瓷質壺相比,瓷壺壺嘴向上,壺蓋與壺身銜接寬松,而紫砂壺壺嘴有斜度,大多采用嵌式蓋,比之瓷壺有更好的條件減少致癌物質--黃曲霉素流向壺內,有益于人體健康,現在一度成了保健禮品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