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開幕的第七屆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shù)精品展上,匯集了眾多大師級的作品,這些穿越古今的展品閃爍著工藝美術(shù)家和設計師的智慧之光,當中有的屬于國寶級珍品,吸引了眾多觀眾。
。常懊に嚧髱焻⑴c黃花梨木雕《清明上河圖》制作
在會展中心3號館內(nèi),一件大型木雕《清明上河圖》吸引了不少人長久駐足。陽江國之瑰寶工藝館有限公司的馮一寧總經(jīng)理介紹,此幅木雕《清明上河圖》榮獲廣東省第二屆民間工藝精品展金獎,選用的是極為珍貴的黃花梨木材,僅原材料就價值過千萬元,按照清明上河圖畫卷的1:1的尺寸,從設計選料到精心制作完成長達三年,參與創(chuàng)作的工藝大師多達三十人。
“在雕刻的工藝上,運用了浮雕、鏤雕、立雕、圓雕、平雕、陰雕等6種雕刻手法,匠心獨具,鬼斧神工。”馮一寧說,由于按照清明上河圖畫卷原圖雕刻,在船槳、樹枝等雕刻的時候需要鏤空,這對刀法的要求很高,每一刀都要做到精確無誤,絲毫不差。中國國家博物館專家、中國文物鑒藏家協(xié)會專家、中國工藝美術(shù)學會專家、中國傳統(tǒng)家具專業(yè)委員會等眾多專家曾在鑒賞后均認為此件木雕屬國寶級珍品。
千字文端硯價值300萬元
肇慶的端硯被譽為文房四寶的“寶中寶”,此次冬季文博會上,專門開設了肇慶端硯協(xié)會的展位,端硯的風采自然不容錯過。
在這些做工精細的端硯中,一塊由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張慶明近期創(chuàng)作的“千字文端硯”同樣是價值不菲。“首先從這塊端硯的用料看,來自端溪老坑,硯石的開采極為艱難。”來自肇慶市端硯協(xié)會的彭北才告訴記者。該端硯四面刻有全篇的千字文,每個字字體細小且端正有力,難度可見一斑,張慶明花費了超過半年時間精心創(chuàng)作而成,市場價值估計在300萬元左右。
別具美感的醴陵釉下五彩瓷
本次展會,各大品牌陶瓷重磅出擊,如游藝堂、富貴紅和斯達高等。其中,游藝堂帶來了醴陵釉下五彩名家的作品,涵蓋了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中國陶瓷藝術(shù)大師、國家一級畫師的代表作。“釉下五彩瓷一般呈現(xiàn)的是花卉,而游藝堂的作品做了很多新的嘗試,比如現(xiàn)代山水,瓷器上崇山峻嶺間云彩中的光感,是運用了西洋油畫的技法,這是古代很少運用到的”,游藝堂負責人郭先生向記者介紹作品“江山如此多嬌”主題和技法的創(chuàng)新之處,他介紹說,由于燒制溫度非常高,釉下五彩瓷的鏡面感好,清雅明快、瑩潤透明,顏色艷而不俗,淡而有神,敲打起來,聲音清脆悅耳。本次參展的陶瓷都頗具特色,富貴紅的紅釉瓷、斯達高的《龍袍》紀念掛盤等幾大品牌的主打作品吸引了不少采購商和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