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寧訊(記者甘寧)9月20日,《多彩而獨特的民族文化——印度尼西亞國家博物館與廣西民族博物館紡織品聯(lián)展》在廣西民族博物館開幕。60件精美的印尼紡織品和48件廣西少數(shù)民族紡織品相互輝映,讓人們感受兩地織染藝術的不同魅力與相通之處。
據(jù)介紹,印尼的紡織品是其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代表,其中的巴迪克蠟染技藝更是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印尼方面精選的紡織品,幾乎都是歷史在100年以上的珍藏品,其中不少紡織品是用金銀絲線織成,還有的使用熔化的純金來點染,顯示出高超的織染水平。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一些有著“中國風”氣息的印尼蠟染布引起了觀眾的好奇。印尼國家博物館的一位專家介紹說,這正好體現(xiàn)了中國和印尼自古以來的文化、貿易交流。印尼很多蠟染布圖案取材于暢銷東南亞的中國瓷器紋樣。而許多移民南洋的中國人,也帶來了這些中國風格的圖飾。在一件表現(xiàn)中國婚禮的蠟染布上就體現(xiàn)了這種文化的交融。圖案描繪了一個熱熱鬧鬧的中國婚禮迎親隊伍,當中夾雜著敲鼓的西洋人。
在感受印尼織染藝術之美的同時,觀眾還可以對比欣賞廣西少數(shù)民族的壯錦、苗錦、刺繡等藝術。本展覽在廣西的展期為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