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香古色的仿古家具,韻味十足的紫砂茶壺,高雅脫俗的青花瓷器……本屆民博會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并散發(fā)著濃郁的文化味。在眾多蘊含著中國歷史文化的展品中,云雕工藝也首次在民博會上露面。
云雕制作需100多道工序
云雕,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陌生。民博會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云雕首次來到長春參展。在2號展廳中國云雕展位,精美的云雕作品引來不少市民圍觀。一眼望去,整個展位古樸之風撲面而來。
大到端莊大氣的八卦鼓桌、仿明代的卷頭幾,小到秀美的果盒、雕盤,件件展品都散發(fā)著古雅之氣。據展位負責人范女士介紹,中國云雕始于唐代,由于其雕刻的圖案均為“祥云”圖形,故被稱之為云雕。“古時,云雕可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到的珍品,它是我國現存的古老的手工藝術雕刻。”
據范女士介紹,云雕選材很重要,它多用于紋理直、變化小的椴木、楠木做料,制作成形后,要再刷夠70遍至80遍漆,經3個月的自然陰干,再用利刀在漆層上剔刻紋飾,其工序特別繁雜,全程需要100多道工序,制作一件小小的化妝盒都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范女士表示,因云雕工藝高度繁雜,藝術價值高。
松花“御硯”潤如肌膚
近年來,素有“御硯”之稱的松花石硯市場火爆,引起了市民的收藏熱。在民博會2號展廳,吉林省松花石宮廷硯第一人李大平首次現身民博會,并在現場展示雕刻技藝,精湛的雕刻技法頓時讓小小的展位前擠滿了市民。
本次民博會上,李大平帶來了得意之作價值10萬元的“鳥語花香硯”和申報本屆“山花獎”的“龍鳳硯”。
“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益毫,故其寶也”,這是康熙送給松花石的美譽。此后,它便成了清代皇室的御用珍品,被視為國寶。李大平說:“現在很多人購買松花硯只為收藏,其實大家更應該注重它的實用性。”
官窯鈞瓷走進百姓家
如今,那些原來只能深藏在皇宮內院的官窯精品,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在3號展廳,當代官窯實力派鈞瓷大師楊國政首次來到長春,展示他的鈞瓷作品。他的展品中一件手拉坯仿宋鈞瓷,罐體藍色乳光釉,還有一塊葡萄紫色的窯變。
眾所周知,鈞瓷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于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楊國政表示,他希望通過本次民博會,可以讓北方的朋友更加了解和喜愛鈞瓷,讓鈞瓷文化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
。ㄉ希┲袊频袷菄曳俏镔|文化遺產。
(下)鳥語花香硯價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