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會,農民朋友免不了要和廣告打交道。而識別真假廣告尤為重要。日前,有位農民在報刊中看到河南一家企業(yè)登有“我廠投資聯合辦廠”的廣告,廣告中承諾加工離合器,可按月現金結算并免費供散件和技術指導,信以為真的農民多次與“廠方”聯系,并多次寄款給對方,結果上當受騙。
一般而言,虛假廣告騙取農民朋友,只要農民朋友多動動腦筋,是可以避免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朋友和商家主要是以利益為紐帶聯系起來的。所以,農民朋友只要把自己和商家的利益比較一下,如果不能達到一定程度上的雙贏,該廣告多半都是坑農廣告。
對“回收產品”的廣告要多加分析,不要輕易去相信。試想既然有這么好的事,廣告方有原料、有設備,又不愁銷路,完全可以不斷擴大生產自己上馬,何必花巨資做廣告尋求合作加工呢?這種嚴重違背價值規(guī)律的事,你相信它能不上當受騙嗎?
其實,虛假廣告也有它致命的“命脈”。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已經結束了“暴利”的經濟時代,農業(yè)生產有它特殊的區(qū)域適應性和比較優(yōu)勢。若廣告上出現“一本萬利,全國各地皆宜,超高價位回收產品”,最好棄之不理。
那么,農民朋友怎樣識別虛假廣告呢?據廣告業(yè)內人士指出:
一、凡簡單易行的事情,總不大可能一本萬利。因此,誘惑力再大的廣告內容,也不能輕易去相信。
二、對于科技含量高的致富項目,實地考察前都要找業(yè)內人士咨詢,做到心中有數,再和廣告方實際接觸。
三、遇到廣告方講明已有基地者,一定要到基地細心參觀、考察,并在基地附近多聽周邊群眾的意見,切忌輕信推銷人的“圈套言辭”。
四、任何一個贏利性項目,首先考慮的必須是國家的有關產業(yè)政策,其次是市場前景、技術含量,最后是看當地的條件是否適宜,千萬不能套用廣告方的利潤計算公式而盲目投產。
五、對農藥、種子、化肥等新技術、新產品,要了解其實際效果。只有經過實踐證明了的新技術、新產品,才可相信。
六、致富項目一經選定,一定要與廣告方簽訂合同,并依法公證。合同簽訂前,要認真細致的推敲每一條款,尤其是“聯營辦廠”一類的項目,廣告方的騙局往往都是圍繞合同做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