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陶虎頭的正面和側面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來到眉山市三蘇祠旁的蘇詞翰林建設工地,在一片開闊土地上,考古工作人員正小心翼翼地用小鏟等特制工具輕輕揭去表層泥土,一些灰色陶片不時從泥土里現身。“這是一個宋代遺址,從上周六到現在,一共出土了瓶、罐、盞、香爐、琉璃瓦等各類陶瓷器標本數百件。”眉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張志剛說。
張志剛表示,出土的各類陶瓷器有很明顯的宋代風格,很多器物都是仿青銅器的造型。而在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惟妙惟肖的宋代陶虎頭和一件高約30厘米的黑色宋代仿青銅陶壺。“這兩件文物在眉山首次發(fā)現,即便在省內也不多見。從陶瓷器上的花紋來看,再加上以前的史料記載,出土這些陶瓷器的工地以前是個寺廟,這些陶瓷器很有可能是寺廟內的物品。”張志剛說,“這些對于了解宋代佛教情況、習俗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張志剛表示,下一步,眉山文物部門將把這批出土文物進行修復,選擇適當機會在三蘇祠內展出。
“這是眉山市文物部門進行的第一次正式考古勘探試掘,意義重大。”昨日,眉山市文物局局長、眉山三蘇祠博物館館長楊常沙稱,“文物部門主動介入,建筑方積極配合,這在眉山也是首次。”楊常沙表示,為了獎懲分明,會把這次勘探試掘出土的重要文物照片作為獎勵,提供給積極配合文物部門的開發(fā)公司用于宣傳展示。( 記者 徐剛 蔣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