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六十華誕,記者在上海福仁陶瓷藝術(shù)展示廳里,目睹了一件采用“粉琺彩”制作的以“祖國萬歲”為主題的橄欖瓷國慶獻禮藝術(shù)品制作過程,它具有“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特征,是由景德鎮(zhèn)李文躍、藍國華兩位大師經(jīng)過兩年多來三十余次的實驗創(chuàng)作成型的。
該瓶頸部用瑪瑙紅書寫“祖國萬歲”四個蒼勁大字,紫色祥云、八只瑪瑙紅蝙蝠對稱圍繞,瓶體上端的長城遠(yuǎn)景、云海,秀色蒼茫,六朵不同顏色的牡丹花,象征新中國六十周年,綠葉、莖脈亦用琺瑯彩填涂勾勒,使其具有強烈的玻璃質(zhì)感,可堪稱國慶六十周年獻禮陶瓷中的精品。
記者進入陶瓷制作加工場,在一間極其普通而又神秘的加工場,制陶工匠師將采礦、碎石、練泥等初加工的原料,進行手工拉坯,修坯、接口、補水、吹釉成型,然后,經(jīng)過爐內(nèi)1400℃36小時燒制成潔白如玉的素陶瓷。由李文躍、藍國華二位陶瓷大師的精心手工繪瓷、填色等創(chuàng)作,再次進窯750℃8小時的烤花,一尊玲瓏如玉“祖國萬歲”瓷瓶誕生。
人們常說:制瓷七十二道,方可成美器。而這件工藝品的每道工藝全憑手工操作,有時一個小小的失誤和瑕疵都將會導(dǎo)致整件作品前功盡棄。在成品燒烤間的一角,幾只瓷瓶,在最后一道工序烤花時開裂報廢,毀于一旦。所以這件最終成品的“祖國萬歲”獻禮陶瓷藝術(shù)品堪稱十分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