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首頁  | 經營管理 | 營銷專題 | 人際溝通 | 創(chuàng)業(yè)天地 | 網商 | 職場生涯
信息內容
 
 您的位置: 首頁>營銷管理>>防騙>>|
經理人:“痛苦指數”痛在哪?

發(fā)布:2009-6-21 15:41:58  來源: 互聯(lián)網 [字體: ]

  最近,一項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地經理人痛苦指數的調查顯示,經理人在工作環(huán)境方面的痛苦主要集中在預定工作目標過高、公司發(fā)展不明朗、人才流失嚴重以及付出與收入比例失調上,這幾方面的痛苦指數都比較高。

    大約32%經理人普遍感覺工作超負荷運作,對收入也不是非常滿意,由于體力和精神的雙重透支,部分經理人已經苦不堪言。如果有機會,他們還是會選擇尋求新的發(fā)展,或者跳槽。

    從這份經理人痛苦指數的調查報告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經理人痛苦現狀的大致分布情況。在綜合痛苦指數表中,企業(yè)缺乏誠信以63排名痛苦指數第一,至于不公平競爭的市場環(huán)境,大部分經理人有切膚之痛,39.6%經理人對于以上兩方面感到痛苦較大,受到困擾,大約23%的經理人感到異常痛苦。

    如果把企業(yè)的經營環(huán)境比作一個蹺蹺板,經理人坐在一端,而另一端則是國際化人才競爭的壓力、信息技術的挑戰(zhàn)和國際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差距,相信每個經理人都不會感到輕松。大約48%-53%的經理人覺得前景不太樂觀,有一部分甚至會感到焦慮不安,備受痛苦煎熬。

    很多經理人十分看重公司給員工提供的培訓和晉升機會,對于他們來說,在一個公司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比暫時的高薪更為重要。36%的經理人對于工作太忙而放棄培訓計劃感到非常痛苦。至于個人感情和家庭方面,經理人對于工作關系影響到關心子女教育和成長感到十分內疚,有22%的經理人對此感到有點痛苦,47%的經理人則感覺十分痛苦,不知道該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

    何謂痛苦指數?

    “痛苦指數”可以說是一個外來學術詞語,記者上網查查資料,這方面的內容也非常有限。只是看到,南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江蘇發(fā)展研究院副院長宋林飛在1988年,設計出“社會風險早期警報系統(tǒng)”,用“痛苦指數”、“貧富指數”、“不安指數”等指標體系來確定社會風險等級。相信隨著國內國外的進一步交流,“痛苦指數”的確切含義也將逐漸清晰起來,并且會不斷地提醒人們及時做好控制和疏導工作,化解矛盾,把沖突可能帶來的破壞性降到最低程度。

    “經理人”在計劃經濟時代可以說是一個蒼白無味的名詞,甚至大、中專學生、機關干部對這一“名稱”也說不清楚是干什么的。改革開放后,特別是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中國一下子冒出來成千上萬甚至是十幾萬、幾十萬的經理人。這些經理人,有的在國有企業(yè)、集體企業(yè)工作,有的在外資企業(yè)、民營企業(yè)“打工”,每個經理人都有自己的老板,也有所謂的上級,他們戴著耀眼的光環(huán),經常出入賓館、商場,有時出差出國,常年奔波在汽車、火車、飛機上,他們吃無定所,住無常地,不能常與家人團聚,不能按時上下班,工作壓力之大,工作環(huán)境之惡劣以及來自上、下級的不滿,在他們內心常常積聚起很大能量,很多痛苦,然而他們又不能像常人一樣隨時傾訴、宣泄,因此,他們內心的焦慮、不安時常襲上心頭,一些社會學家將他們的痛苦按照不同方面程度大孝權重多少,設計制定了相關指數,這就是人們稱之為的“痛苦指數”。

    哪些方面讓人“痛”?

    如何看待被調查出來的經理人的“痛苦指數”,如何幫助這些經理人宣泄痛苦,疏導情緒,產生“痛苦”的社會原因在哪里?為此,記者采訪了幾位經理和經濟學家,也許,他們的談話,能夠對這些問題作出一些解釋。

    袁岳(北京零點調查與分析公司董事長)我認為,當今中國的職業(yè)經理人就像是風箱里的老鼠,沒有一個準確的位置。職業(yè)經理人上有老板,下有中下層經理或職工。在傳統(tǒng)的企業(yè)里,組織結構是“金字塔”形狀,經理人受制于企業(yè)(所有者),很難實施自己的想法和計劃,被動地執(zhí)行上級(所有者)的指令;而在國有企業(yè)中,經理人更是官不像官,老板不像老板,很難說清楚自己的獨立角色。有些經理從工作崗位上一步步提升起來,沒有受過正規(guī)培訓和教育,其文化、技能、眼界、視野都很難與經理人稱號相匹配。但在我接觸的一些職業(yè)經理人中,也不乏優(yōu)秀的經理人,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中層經理。他們中的有些人常常想法很好,但卻很少得到老板的支持,有時甚至希望我們出面與他們老板面談。他們的學識、決策能力,都高于他們的老板,但他們的想法常常落空。一些企業(yè)老板,把經理人當做上通下達的“傳聲筒”,有的把經理人當做完成任務的“監(jiān)工”,這些經理人雖然不愿扮演這一角色,但由于他們的工資待遇高于一般員工,如果離開這里會很吃虧,所以一再猶豫徘徊,這正是這些經理人痛苦所在。然而,這些經理人雖然留下來了,卻不能改變這種局面,有的實在堅持不了便陸續(xù)離開,又開始了新的職業(yè)經理人生涯。這也是經理人流動大于普通員工的一個原因。中國經理人與西方職業(yè)經理人有很大不同。中國的老板常常雇傭自己的同鄉(xiāng)、同學、同事,一句“兄弟幫幫忙了”,就定下來,這些經理人在待遇工資上不善于提更多的要求;而西方職業(yè)經理人常常在接受一個“老板”聘用后,在工資、待遇上有一個談判過程。工資多少、年薪多少,帶薪休假多少天,完成任務獎勵多少,是否允許帶“老婆”并安排工作,工資多少。孩子的上學問題怎么解決,學費誰出,是否有股權、期權等等,一條一條細致之極;而我們中國經理人與企業(yè)老板合作關系往往具有不確定性,責、權、利是什么,沒有一個書面說明,確定合作關系也沒有合約。真正的人才應該是競爭使用,讓市場去選擇。隨著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外資企業(yè)更多地進入,民營經濟進一步發(fā)展,本土人才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國有企業(yè)的經理人將向合資或外資企業(yè)、民營企業(yè)流入,當然一些外資企業(yè)的經理人,民營企業(yè)的經理人也有可能進入國有企業(yè),不管是哪種情況,經理人的“痛苦指數”也將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政府的政策引導有可能起到一些作用,但作用會很小,市場導向將會起決定作用。劉岳暉(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應該說,我也算一個職業(yè)經理人。從調查報告顯示的“經理人在工作環(huán)境方面的痛苦指數主要集中在預定工作目標過高,公司發(fā)展不明朗,人才流失嚴重以及付出與收入比例失調上這幾方面比較高”,我們公司的情況與之不太一樣。對于“工作目標過高”、“公司發(fā)展不明朗”這一點對我來說不是很強烈、很明顯。

    我的痛苦,主要體現在自己的想法、要求有時與公司的階段目標、策略不一致上。其實,聯(lián)想集團、神州數碼公司,對高層經理人強調事業(yè)心、責任心,因此,每個高層經理人的事業(yè)心、責任心都很強,追求的目標都很高,神州數碼公司發(fā)展的目標也非常明朗。多數經理人沒有感到痛苦。每個經理人都希望自己企業(yè)在行業(yè)中做的最大,做的最好。他們更多地不是為了錢而工作,而是想做事。做事,往往就會有想法,這些想法有時跟公司制定的策略不一致,當眼前情況發(fā)展不明朗,下一步目標尚不清楚時是自己感到最苦惱的。也曾聽說,職業(yè)經理人的一些想法與董事會、股東的意見不一致時是最苦惱、最痛苦的;或者當問題發(fā)生,還沒有找出解決問題的清晰思路時是最苦惱的。

    每個職業(yè)經理人都希望自己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增加,回報股東越來越大,無此,公司的凝聚力也就沒有了。這些高目標不一定來自上級,而是來自于經理層。不這樣制定目標,企業(yè)就不能走上良性循環(huán)的發(fā)展軌道。這樣做雖然有艱辛、有挑戰(zhàn)、有難度,但這正是經理人必備的素質——向壓力挑戰(zhàn)、向極限挑戰(zhàn)。經理人帶的是一個團隊,他要駕馭市場,考慮市場變化,思考市場份額,因此,作為職業(yè)經理人,無挑戰(zhàn)、無壓力不是好事。關于“人才流失嚴重”,我們神州數碼同樣避免不了。這的確是我們高級經理人常常痛苦的一件事。當今,世界進入了知識經濟、網絡經濟時代,作為高技術管理集成、專業(yè)化、服務性很強的公司,要獲取知識經濟時代的利潤,人才最為關鍵,只有具有優(yōu)秀人才,才有可能達到理想目標。這幾年,我們公司里的業(yè)務骨干也常常流失,對公司的經營有一定影響,有時一個人才會決定這個項目上不上、服務開不開展。國外大公司如“微軟”、“德勤”都把人才放在第一位,中國公司也不例外。作為ERP軟件公司,真正缺少的不是本專業(yè)技術人才,而是非專業(yè)技術中的知識和經驗,有時由于人才流動,影響了本公司的業(yè)務,非?鄲。

    關于“付出與收入比例失調”方面上,我認為,不同時期有不同標準和要求,聯(lián)想集團、神州數碼之所以能持續(xù)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司適時地進行了股份制改造,聯(lián)想集團、神州數碼先后上市,以及職工持股計劃落實,地基打得較實,這些有利地調動了經理人的積極性,所以聯(lián)想集團、神州數碼在付出與收入比例失調上,應該說不是很強烈。神州數碼的工資回報包括:業(yè)績效益;工資;獎金;股權、期權。當然,神州數碼與外資公司的年收入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

    另外,神州數碼非常注重職工培訓,包括管理人員培訓和員工的專業(yè)化、系列化培訓,每個員工每年都有至少一次培訓,經理人員至少有一兩次的脫產培訓,專業(yè)人員培訓也是有計劃進行的。但與外國大公司的培訓相比投入還不夠多。

    作為個人,我的痛苦是休息少,最痛苦的是夜間睡不著覺。有許多事要思考、要操心。特別是“9·11”后,以及今年4、5月中間的兩次空難,使我們做飛機常常犯怵。另外,經常開會到很晚,10點以后回家是常事,對家人的關心較少也是我們痛苦的事情,有時星期六、日也要開會、出差,一輛車一年開不到一萬公里,更別說陪伴在家人身邊了,這些其實是所有職業(yè)經理人的共同苦惱,也可以說是企業(yè)“成長中的煩惱”吧!黃群慧(中國社科院工經所企業(yè)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痛苦指數”在國內研究較少,一般不這樣說,有時常用“苦惱”狀況、成長環(huán)境來說明。

    經理人其實內涵非常豐富,這里可以分為國有的、民營的,國內的、國外的,不同行業(yè)、不同規(guī)模、不同企業(yè)的區(qū)別。經理人不能與家人常在一起,壓力較大,付出多于索取,這些都是職業(yè)經理人的特點。工作太忙,壓力過大,這里有兩點原因,其一,工作特點,要以經營為手段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國外也是這樣;其二,國家經濟環(huán)境所致,要求經理人必須忙,你不忙,企業(yè)就不能生存下去,企業(yè)職工就會下崗。下崗了就更痛苦。經理人是人,需要激勵,同時需要好的工作環(huán)境,這也是職業(yè)經理人成長的需要。因此,降低痛苦指數是必須的。經理人一開始是從生存出發(fā)對報酬看的較重,而后注重人際環(huán)境,進一步的是對成長的要求,最后是希望被重用,每個經理人的要求也是隨著工作的改變不斷提高、升級的。不同階段有不同要求,有時候,激勵的要求在縮小,而更希望被重用;有時候,希望得到培訓比受到重用更強烈。我想這一調查報告,應該說有正面意義。經理人抱怨不誠信,市場不公平,上級領導說話不算數等等這些都是社會大環(huán)境出了問題。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經理人之間互相不誠信,據說有55%-60%,說明交易主體——企業(yè)及經理人出了問題更麻煩,給經理人造成的痛苦指數增大。

    “2002年·中國企業(yè)經營者成長與發(fā)展專題調查報告”中指出,商務活動中信任度不夠。當問到“在商務活動中跟人打交道是否需要小心提防”時,62%的企業(yè)經營者認為“需要提防”,由此看出企業(yè)經營者痛苦的一面。另外,企業(yè)間合同糾紛比較普遍,調查結果顯示,近一年來,各類企業(yè)都或多或少地發(fā)生了合同糾紛,64.1%的企業(yè)合同糾紛為1—4起,20%的企業(yè)合同糾紛為5起,7.1%的企業(yè)合同糾紛為10起以上,可見,這些合同糾紛又是構成企業(yè)經營者(經理人)痛苦的一個方面。

    再有,企業(yè)經營者認為,我國企業(yè)信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拖欠貨款、貸款、稅款”(76.3%)、“違約”(63.2%)和“制售假冒”偽劣產品(42.4%),其他問題依次是“披露虛假信息”(27.3%)、“質量欺詐”(23.5%),“商標侵權、專利技術侵權”(13.3%)和“價格欺詐”(11.1%)。可見,經理人該“痛苦”的地方表現在方方面面;而且,多數是由他們自己本身做的不好造成的。

    我國目前真正的經理人階層在道德、素質、能力等方面與國外的經理人相比還有不小差距。當然國外也有反面的例子,最近暴露的“安然公司”、“世通公司”、“施樂公司”做假賬的經理人,也是國外眾多經理人之一,他們的教訓值得國內人吸取,以減少“痛苦”。從總體上看,目前我們的大環(huán)境在逐漸變好,整頓市場經濟秩序、信用建設、反腐敗加強、國企改革等等,這些都為經理人創(chuàng)造了良好環(huán)境。

    經理人是一個大概念,應該分高層、中層、低層。一般情況下,老板制約著高層經理人,高層經理人制約著中層經理人,中層經理人制約著下層經理人。由于每個人的作風、品質、性格不同,其對待下一層經理人的態(tài)度也不盡相同。由于產權制度的制約,經理人往往受到所有者的制約,經理人寄希望于老板的開明;而國有企業(yè),由于產權改革不到位,有時又是內部人控制,經理人權力往往很大。有時,所有者不放權,經理人又是縮手縮腳,內心沖突較大,做什么事都要打報告,經過所有者(上級)審批。這種經理人的痛苦指數一定很高,有時,上級單位將目標定的過高,激勵不夠,約束較大,權力下放有限,這種經理人的痛苦指數,可能是最高的。

    而民營企業(yè),私人老板對經理人往往比較信任,對企業(yè)發(fā)展較有利,許多私企聘請了經理人,對經理人工資待遇上較高,約束相對較少,給企業(yè)發(fā)展帶來好處。

    另外,職業(yè)經理人流失是很普遍的現象。下層經理人流失,應從上層找原因。無論是高層經理人還是中層經理人都有一個被激勵、被約束的問題,這值得企業(yè)所有者和管理層好好探索。

    如何降低痛苦指數

    宋林飛教授指出,當社會風險達到一定程度時,社會就必須為風險因素提供多種宣泄渠道,通過“安全閥”機制及時疏導人們的情緒,化解新時期的人民內部矛盾,或者把社會沖突可能帶來的破壞性降到最低程度。

    企業(yè)經理人是當今社會的精英,如何幫助他們尋找合適崗位,克服消極情緒、疏導宣泄不良情緒、減少內心沖突和痛苦是擺在全社會面前的一大課題。中國海洋石油副總經理羅漢在“二十一世紀中國人才資源管理與發(fā)展高峰論壇”會上介紹了他們公司的做法。他說,海洋石油是一個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高效益的行業(yè)。在吸引人才上,他們提出“一定讓參與者有一番事業(yè)”。他們的競爭要素是“讓人才在你的平臺上充分施展才華”。管理機制益于人才發(fā)現和成長,在人才管理上,他們采取系統(tǒng)專業(yè)化,短流程扁平化,項目工程管理一體化,讓機制為人才服務,讓人才的能力、作用發(fā)揮到最大。比如,1987年撤消了行政級別,公司人數大幅度下降;在分配機制上,與國際接軌,走市場化之路;激活人才方面,看你值多少錢就定多少工資,能力、外語水平、業(yè)績都是參考方面。在這個單位不認學歷,只看你為公司創(chuàng)造了多少價值;同時,淘汰機制也非常嚴厲,項目完了,隊伍解散,新項目有人用你就上,沒人聘用就自動離職,公司創(chuàng)造的“雙贏論”得到了許多國有企業(yè)的認可。

    如何激勵人才,重視人力資本,清華大學魏杰教授提出了人力資本回報方案,其薪酬可以由5項組成:1.崗位工資,不是按人定,而是按崗位設置薪金數;2.年終獎;3.人力資本持股;4.職務消費;5.福利補貼。如按此方案,相信付出與收入比例失調將得到解決。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信息搜索
本類熱點  
營銷專題  
創(chuàng)業(yè)天地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