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歲金融海嘯以來,由于大中城市的消費遇阻,眾多品牌采取渠道下沉措施,下大力氣開發(fā)三四線市場,甚至有企業(yè)定位拓展農村市場。當然,進一步完善銷售網絡,把渠道做精做細,是一個企業(yè)或者說品牌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重要基礎,但是如何平衡一二線市場和三四線市場的投入關系則事關各大品牌將來的發(fā)展格局和產品銷量。業(yè)內的一二線品牌,為了消化產能,拿出小部分資源去拓展三四線市場,完成更細的網絡布局,當然非常好,但是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到三四級市場,導致一二線市場的資源不足,在市場上競爭力減弱,則對長遠發(fā)展得不償失。以我個人的觀察,金融危機會讓一二線城市實力更強,消費力更大,因此一二線城市仍是未來磁磚消費的最大市場。
去年秋,行業(yè)內人士大喊冬天來了時,我曾經撰文《金融危機對陶瓷行業(yè)影響幾許》,其中提到“由于金融和經濟環(huán)境對北京、上海等經濟發(fā)達的大城市和珠三角、長三角等東部地區(qū)影響最大,相對于中西部省份的地級城市及縣級城市,影響就小得多,這地方的企業(yè)都以內需為主,而且大部分居民參與金融投資的不多(拿經濟較發(fā)達省份山東的縣級城市為例,城市居民炒股的也很少),而對于廣大農村人來說就更談不上影響。對于這部分消費者,他們不僅沒有在金融海嘯的壓力下收縮消費,相反由于鋼材、水泥等價格的大幅下降,許多地方的城鎮(zhèn)居民正在趁機大搞建設,因為他們認為這是最好的時機。他們清楚,去年建座兩三層小樓花二三十萬,今年十多萬就搞定了。現(xiàn)在,大城市的地產投資下滑,更多的城鎮(zhèn)住房建設投資卻在極速升溫。”隨后,業(yè)內權威人士也說到了金融危機對中小城市影響不大的論點,這也許導致了不少企業(yè)下定決心做好三四級市場和農村市場的原因。其實,我那只是針對當時的市場形勢而言,事實上金融危機對中西部地區(qū)的地級市和國內大部分縣級市也有影響,甚至對農村也有很大影響,只是這種影響的步子來的會慢一些而已。這就好像一支部隊在行軍,大城市這個先頭部隊遇到坎兒停了下來,而中小城市及農村這后邊部隊并不會突然感覺到。不過,哪怕他們自始至終都沒有停下來,按既定速度前行,也會受到不小影響。因為先頭部隊過了坎,為了爭取時間自會加快迅速,先頭部隊只要猛跑幾步,就會把后邊的部隊拉得很遠。參加過較多人數(shù)跑步的人都清楚,“前邊踮一踮,后邊追半天。”因此,金融危機貌似沒有影響到西部地區(qū)及中小城市和鄉(xiāng)村,其實從橫向比較看影響其實會非常大。
我甚至覺得,每一次經濟下滑,都可能是富國掠奪窮國,農村及中小城市抽血給大城市的時期,當經濟恢復后,富國和大城市會被資本之水養(yǎng)得更加膘肥體壯。因為富國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大城市是國家經濟的火車頭。經濟出了問題,只有從拯救火車頭下手,得到好處這也是毫無辦法的事。因此對一個富國和某個國家的大城市來說,任何經濟都可以說是“困難是暫時的,未來是光明的!”經濟危機過去,富國和窮國之間、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往往是經濟差距進一步拉大。當然,這不是我多么聰明,相信很多經濟學家可能明白這種規(guī)律,只是他們一般都工作生活在富國或者大城市,可以算作既得利益集團中的一員,因此他們才秘而不宣。
當然,這只是基本規(guī)律和總體經濟走向,個案也有,就是由于綜合競爭力的原因,個別富國或出現(xiàn)經濟衰退,被另一個國家取而代之,而某一個中型城市,也會由于經濟的轉移或國家政策等原因,會躍入大城市行列,但無論如何,未來的一二線城市的經濟會更加強大。因此,那些在大城市的掘金的品牌,且不可輕易減少一二線城市的市場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