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美國搖滾樂歷史上的傳奇人物鮑勃。迪倫1960年代的那首老歌中所唱的,“時代在變”。這幾個字完美的詮釋了目前的金融市場狀況及其賴以生存的根基。短短幾個月內,許多重量級的金融機構和企業(yè)都已物是人非。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華爾街五大金融機構中有三家已不復存在:貝爾斯登、美林證券和雷曼兄弟。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幸免遇難。
兩大住房按揭貸款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由政府接管(作為政府救援計劃的交換條件)。
AIG,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之一,現在也變成國有(政府提供了高達850億美元的援助資金,之后再次撥款300億美元以上,作為接管公司控制權的交換條件)。
先別急,后頭還有更多在等著我們去面對。
金融世界,正如我們所知的那樣,已經徹底地永遠改變了。最近有個朋友在超市停車場里攔住我問,“這一切都會變好嗎?”我笑著回答,“我不知道會不會變好,但以后肯定會不一樣,過去的那種日子永遠不會再回到我們的生活中。”
這對我意味著什么?
首先,要明白“政府援助”這個詞的真正含義是納稅人援助。我很氣憤,那些企業(yè)和個人通過各種收費、工資和紅利大發(fā)其財,由他們負責的系統(tǒng)卻引發(fā)了金融危機,可他們不僅沒有因為赤裸裸的貪婪和欺詐而受到懲罰,甚至還能帶著數百萬甚至數十億美元脫身,我們這些納稅人卻要跟在后面為他們的嚴重失誤和疏漏買單。
其次,這次是最明確(也是最昂貴)的警鐘,警告我們應該靠自己的雙手來處理自己的財務問題,而不是迷信“專業(yè)人士”認為對你最好的理財方法。華爾街的專業(yè)人士為這場空前的金融災難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們本應是我們之中最具金融頭腦的人。我們真的還要把籌碼都放在他們身上,指望他們帶我們走出困境嗎?請再仔細想想。要獨立思考。
這些日子以來,我發(fā)現自己在不斷質疑所聽到的美國和世界經濟問題。金融分析師、記者、政治人士,每個人都有觀點,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立場,也許是為了保住工作或賺一筆傭金,也許是為了高支持率或從選舉中勝出。你必須先確定自己聽到的是有用的信息還是來自某種公共關系網,你要辨別真?zhèn)巍?/p>
有些人指望由我們的政治“領袖”來拯救我們走出泥潭,我也反復思考過多次。正是這些人管理著我們的國家,但是因為他們沒意識到會出現這種情況?還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辦?不管是哪個原因,領袖們已經帶著我們走錯了路。
現在已經變得非常棘手,單靠坐在華盛頓的某幾個人根本無法解決問題。金融危機已經變成了全球性問題,無數的變數和余波不停地沖擊著整個世界。如果你在期望并祈禱著一位新總統(tǒng)能成為救星,我都要再說一遍,“請再仔細想想”。
我都知道些什么?我該去問誰?
那么,在這種混亂中你能做什么呢?要重獲財務穩(wěn)定,你最應該做的是:
1.清楚目前的經濟形勢。
2.意識到可能對自己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