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山夫婦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他們又成功地將蝴蝶牌縫紉機、金鐘牌電池、鉆石牌自行車輪胎等中國名牌產品引進坦桑市場。生意也逐漸做大了,最多的時候,他們一年從中國訂來的產品,就裝滿了100多個貨柜。
李松山回憶說:“那時候生意的確是做瘋了,向陽牌暖水瓶廠一年的產量,我們一個月就訂沒了。連自行車配件這種小東西,我們都成集裝箱地訂。”
韓蓉覺得,他們的生意之所以能在坦桑尼亞迅速發(fā)展起來,一方面適逢中國對外開放,大量產品尋求出口的時候,而這些產品正好符合坦桑尼亞的市場;另一方面,他們兩人不會做生意,“連利潤多少都按照書上寫的來”,誠實守信成為了兩人堅守的信條,所以當地的商人都很信任他們,總是大批量地從他們這里提貨。
1994年,李松山夫婦成功收購了坦桑政府拍賣的南方最大的木材廠,開始做出口木材的生意,從此走上了實業(yè)之路。經過十年發(fā)展,兩人名下的塔納西亞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已經發(fā)展成為包括林業(yè)、木業(yè)、漁業(yè)等多個行業(yè)實體的出口企業(yè),成為在坦桑尼亞華人華僑中的佼佼者。
已經獲得了成功,但兩人并沒有就此罷手,而是將精力從企業(yè)抽了出來,找回到初返坦桑尼亞時的愿望,這就是挖掘非洲文化,將其介紹到中國。
坦桑尼亞的烏木雕塑以內涵豐富、造型獨特、做工精美而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特別是在坦桑東南部,居住著一個叫馬孔德的部落,那里世代相傳的雕刻技藝,造就出聞名于世的馬孔德雕刻藝術。
李松山夫婦接觸到這一古老、淳樸的藝術形式后,開始有意識地進行收藏、研究,并發(fā)表過不少文章。目前,他們在中國和坦桑兩地收藏的作品有近萬件,并在自己的住所院內專門蓋了一間“私人藝術博物館”收藏珍品。不久之前,李松山夫婦還向中國美術館捐贈了百余件烏木藝術品。
“相比較我們的廠子,其實這才是我們夫妻倆真正的財富。”李松山指著自己的木雕收藏說,“因為這些將是我們留給中國,留給我們子孫后代的財富。”
有尼日利亞口音的中國經理
在通電話的時候,記者的聽筒里不時傳來小孩子的喧鬧聲,電話那頭的趙宜光帶著歉意說:“不好意思,小孩子挺鬧的。”頓了頓,他又說,“回來幾天了,和孩子在一起卻只有幾個小時,真是對不住他啊。”
趙宜光是中地海外建設尼日利亞公司總經理,從1998年至今,每年他在家的時間不過三個月。這次由于中非論壇的舉辦,趙宜光“沾光”回了國。不過,回來的幾天,趙宜光把大部分時間都留在了釣魚臺國賓館里,因為那邊他的不少老朋友——尼日利亞代表團的成員們需要趙宜光的幫助。
尼日利亞位于非洲西海岸,面積和人口都是我國的1/10,世界10大產油國之一,石油探明儲量為70億噸、天然氣已探明儲量2.6萬億立方米,油氣開采量均居非洲首位,其它礦業(yè)資源還有煤、錫、鈮、鉭,儲量和開采量也保持在非洲前列。
1989年,中國地質工程公司(簡稱CGC)在非洲的尼日利亞中標了一個500眼水井的世界銀行貸款的國際工程項目,中地集團開始進入尼日利亞。1992年,尼日利亞CGC公司成立,至今累計工程合同金額接近六億美元,雇員4000多人,目前已經進入尼日利亞國內企業(yè)前10名。
趙宜光初到尼日利亞時,首先讓他感到不適的就是當地的氣候。尼日利亞位于赤道附近,年日均溫度超過30攝氏度,潮熱的氣候加上當地的蚊蟲,讓初來乍到的許多中國人都不適應。集中表現就是患上瘧疾。
“前兩次得瘧疾是很可怕的。高燒不退,吃啥吐啥。”趙宜光說,“不過到后來就適應了,這些年來,瘧疾我就得了七八回了。”
生活上的不適應并不是趙宜光面對的最大困難,他面對的,是如何能在強手如林的尼日利亞贏得市場。
尼日利亞當地的建筑行業(yè)并不發(fā)達,但一些來自德國、意大利、以色列的建筑公司卻頗具實力。“他們中的一些公司,在尼日利亞已經干了三四十年了,無論是經驗還是名氣,都要比我們強。”
但相對于西方跨國公司來說,尼日利亞CGC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據趙宜光介紹,也許是因為同是發(fā)展中國家的緣故,中國人對當地人都是平等接觸,以誠相待。“我們首先做到的是尊重當地人,盡量去適應尼日利亞的要求,而不是相反。”趙宜光說。
“盡量去適應尼日利亞”,讓尼日利亞人感到CGC的誠懇,也讓剛來非洲時生病不起的趙宜光有了一口地道的尼日利亞口音。
態(tài)度的不同,在工程競標時往往給尼日利亞CGC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地方政府主動找到CGC,要求幫助進行水利設施建設。尼日利亞當地人稱他們?yōu)?ldquo;找水之神”,視他們?yōu)榈谝涣鞯膶I(yè)打井公司。
而且,由于公司注重工程質量,保證工程進度,贏得了聲譽,“即便有時候項目賺不到什么錢,我們也盡心盡力地做好。”趙宜光說。尼日利亞國家城鎮(zhèn)供水系統(tǒng)改造工程管理機構的高層官員,曾稱贊CGC是其所屬的60多家承包公司中惟一能夠信守合同、按期完工的承包公司。
在趙宜光同記者最后一次通話時,中非論壇北京峰會已經結束了,趙宜光也將于第二天飛回尼日利亞,他對記者說,他相信,北京峰會肯定會推動CGC在尼日利亞的業(yè)務進一步發(fā)展,他希望,以后中國有人到尼日利亞旅游時,也會因CGC的成績而受到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