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全,男,1962年出生,河北省唐山市人,畢業(yè)于華北石油師范中文專業(yè)。首任唐山市陶瓷協(xié)會會長,現任唐山市工藝美術協(xié)會會長,河北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陶瓷工業(yè)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硅酸鹽協(xié)會陶瓷分會常務理事,隆達骨質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主持創(chuàng)辦"隆達論壇",組織出版《隆達論壇文集》。
中國骨瓷在唐山
問:普通消費者可能對骨瓷了解不多,請您簡單介紹一下,什么是骨瓷?
張志全:世界骨瓷起源于英國,是英國的皇家用瓷,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國的骨瓷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由唐山首先研發(fā)出來的。骨瓷與普通瓷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原料不同,骨瓷的主要原料是牛的骨頭,其他原料如高嶺土、石英、長石等都是精選過的。
問:中國的骨質瓷發(fā)展到現在大體走過了怎樣的歷程?
張志全:骨瓷研發(fā)是當時國家輕工部的一個課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高級酒店都要進口外國的瓷器,價格昂貴,國家當時還很窮,所以國家就給唐山下達了研制任務。在這屆陶博會上(指第十一屆唐山中國陶瓷博覽會—— —編者注),觀眾可以看到中國的第一代骨質瓷,顏色偏綠。因為那個時候還不知道骨質瓷的配方,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做出來的,只知道里面要加骨灰,但是具體要加多少量、燒成的溫度是多少,都不知道。通過改進,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骨質瓷產品就變成了淡黃色,我們叫做“象牙黃”骨質瓷,其時配方還是沒有準確把握。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也就是94、95年的時候,中國的骨瓷與國外的產品在顏色上已經很接近了。到現在,我們的骨瓷與國外名牌在內在品質上已經不相上下,但是在產品的規(guī)整度方面有一些差距。
問:“規(guī)整度”是指哪些方面?
張志全:通俗地說,就是圓的要圓,方的要方,平的要平。
問:世界真正的名牌是哪些?
張志全:日本的諾利塔克(Nori鄄take),英國的皇家道爾頓 (RoyalDoulton)、威吉伍德(Wegwood)都是世界骨瓷的大牌,我們與他們還有差距。但這幾個大牌子本部的企業(yè)都很小,他們在亞洲的泰國、馬來西亞,包括中國都有貼牌。例如說,威吉伍德前幾年在邯鄲都有貼牌,不清楚現在還有沒有。這表明,我們中國的骨瓷在生產上已經達到了世界大品牌的水平。大概在2003年,當時威吉伍德的技術總監(jiān)聽說唐山骨質瓷業(yè)發(fā)展得很迅猛,專門從香港赴大陸,考察了大陸的骨瓷企業(yè)。他在隆達看到我們的半成品后,對我們的B級品都連說“OK”。整個骨瓷我了解得還不夠多,但據我了解的情況看,國內骨質瓷,唐山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問:國內的其他地區(qū)呢?
張志全:廣東潮州有一點,湖南澧陵有一點,山西有一點,山東淄博臨沂也有。全國其他地區(qū)的骨質瓷,雖然配方可能不一樣,但他們的工藝技術大都是唐山的技術人員帶過去的。從這幾個瓷區(qū)來看,有兩個大的系統(tǒng):一個是真正的骨瓷,也就是符合國家標準的骨瓷,像唐山瓷區(qū)的隆達、海格雷、紅玫瑰;還有一類屬于山東系統(tǒng),也稱為骨瓷,但產品主要成份是磷酸三鈣,也就是人工合成骨粉,技術是山東硅酸鹽研究院提供的。新修定的骨瓷國家標準規(guī)定,骨瓷必須“以食草動物的骨灰為主要原料”,這個標準是唐山陶瓷股份公司和隆達起草的。以天然骨粉生產骨瓷工藝控制的難度要大,產品更輕、質感更好。因為涉及同行,這方面我不好多說,你們如果有興趣,可以采訪標準制定單位。
問:唐山骨瓷的國內市場如何?
張志全:唐山的骨瓷在國內市場的份額應該是很大的,國內高級酒店用的日用瓷好多都是唐山的骨瓷。在幾年前,隆達、海格雷、紅玫瑰這幾個大品牌,主要是做出口,國內市場的比重比較小,但也有一定的量。例如隆達在國內市場一直保持30%左右的量。
問:您覺得隆達骨瓷成為世界品牌的路還有多長?
張志全:我們知道,海爾用了近20年時間成為世界名牌,我想隆達用不了這么多年。我們要真正做到國內最好,世界名牌。秘魯的駐華大使極力推薦隆達的產品作為秘魯APEC會議的專用瓷,但是考慮種種關系,最后表決未用我們的產品。但是畢竟,秘魯加西亞總統(tǒng)非常欣賞我們的產品。在秘魯市場,“隆達”品牌會打得很響。這次北京奧運會上,我們是特許商品的生產商,這對隆達品牌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隆達已經成為了2010年世博會的特許商品生產商。
“隆達論壇”
問:隆達跟其他瓷區(qū)的同行有沒有比較多的交流?隆達論壇算一個交流平臺吧?
張志全:今年隆達論壇我們請的人來自政府、國家和各瓷區(qū)協(xié)會、高校、科研院所、主流企業(yè)的領導和專家,層次還是挺高的。來賓囊括了每個瓷區(qū)。
問:今年的主題是什么,是日用、藝術瓷嗎?
張志全:我們今年的定位是“中國陶瓷發(fā)展峰會”。
問:隆達創(chuàng)辦“隆達論壇”的初衷是什么?
張志全:唐山陶博會雖然每年都有所創(chuàng)新,但到第九屆之后,各企業(yè)單位還是像趕集一樣地參加陶博會,我們感到意義已經不大。那么,怎么才能創(chuàng)新,怎么才能提升品位呢?我們要研究文化,要搞論壇,邀請業(yè)內的專家,為陶瓷行業(yè)的發(fā)展獻言獻策。在第九屆唐山中國陶瓷博覽會的時候,我們首屆“隆達論壇”開壇。楊自鵬、劉垚等領導都來了,景德鎮(zhèn)陶院的老院長秦錫麟也來了,來的都是業(yè)內頂尖的專家。第一、二屆都辦得非常成功。第三屆“隆達論壇”,中國陶瓷工業(yè)協(xié)會是活動的主辦方,提升了論壇的層次,效果非常好。今年的論壇與前兩屆有所不同,第一屆是研究陶瓷文化,第二屆是研究陶瓷文化與奧運精神對接,今年研究的是陶瓷文化、陶瓷藝術對品牌的打造、企業(yè)的發(fā)展的作用,以及國家的產業(yè)政策對企業(yè)的品牌建設有哪些支持。我們的主題包含了科技、經濟、文化三個環(huán)節(jié),因為科技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經濟又是文化的基礎,文化發(fā)展又會對經濟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骨瓷的市場和營銷
問:骨瓷消費群體的發(fā)展方向是什么樣的?
張志全:最開始消費量最大的是東南沿海的城市,在這些地區(qū),一個中等城市的消費額相當于欠發(fā)達地區(qū)一個省,甚至比一個省還要高。因為價格、品位、人們對骨瓷的認識程度不一樣。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了,北方和南方時空上的差距,過去在十五年以上。現在南北的差異沒那么大了,但人們消費觀念我認為還是有三到五年的差距。南方人生活講究的是質量,北方人講究的是實惠。從消費的角度來講,人們的認識程度也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骨瓷的市場會越來越大。
問:在渠道方面呢?
張志全:我們在國內不敢說做得有多好。除了西藏、臺灣、香港、澳門,全國各省會城市都有我們的直接經銷商。我們的網絡建設已經做了好多年了。
問:你們主要是靠什么手段來建設品牌呢?
張志全:我們的品牌建設主要是通過當地最好的商場展示、銷售,讓很多人知道隆達。
問:好像廣告宣傳很少?
張志全:我們基本不做廣告。我們主要是通過人與人的口口相傳,一傳十,十傳百,百傳萬,這個傳播效果非常好。比如您買一套隆達的產品,您在讓朋友欣賞的同時,廣告效應就產生了。質量好,服務到位,廣告效應就自然產生了。另外,注重事件傳播,擴大影響,增強品牌知名度。比如2001年上海的APEC會議隆達產品被指定為首腦宴會用瓷;連戰(zhàn)初訪大陸時,第一站下榻在西安的大唐芙蓉園,隆達產品參加宴會用瓷競標獲勝;昆明舉行中國東盟高峰會,隆達產品成為專用瓷;重慶亞太市長峰會,隆達產品成為專用瓷;隆達專為釣魚臺國賓館研制國賓館專用瓷;2006年隆達產品成為北京中非論壇首腦宴會用瓷等重大事件的傳播,為隆達品牌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問:一般人可能覺得骨瓷還是一個注重個性化的產品,不是主流產品。您怎么看待這種產品的市場前景?
張志全:從量的角度來講,從目前的市場保有量來看,目前待開發(fā)的空間很大,市場前景特別廣。下一步骨瓷怎么發(fā)展,從產品的角度來講,我們要加大設計研發(fā)這方面的力度,讓我們的產品除了材質美之外,造型要美,畫面裝飾要美,讓消費者有一種增值的感覺。我們要把文化賦予到產品上面,使個性化的東西再突出一點,要把骨瓷作為載體,承載一些文化,特別是時尚的文化。
日用瓷藝術化,藝術瓷日用化
問:在骨瓷這塊,藝術瓷和日用瓷分得不是很清楚,一件產品,我們既可以說它是一件藝術品,也可以作為日用瓷。藝術品是個性化的產品,但是作為企業(yè)要有利潤,必須規(guī);a。個性化和規(guī);敲艿,你們怎么處理這兩者的平衡?
張志全:國外的訂單,已由大批量訂單轉向小批量、多品種,國內的情況也差不多。我們的原則是哪怕一件產品我們也做,只要值,有人肯花錢。最近五年,變化非常大,五年前,是客人了解我們的生產能力后,帶樣品來,我們負責生產,F在的情況是,客人來先看我們的產品,選中了,我們給他生產。
問:藝術瓷附加值最高,更有理由做大,您在這方面有什么考慮?
張志全:在日用瓷這塊,打個比方說,重金裝飾,小廠在描金邊的時候,可能做五毫米的寬度,我們做到八毫米、十毫米,這么一個重金裝飾的產品,我們可以做到,別人很難做到,那么這件產品它的附加值就高了。比如我們給著名餐飲公司北京俏江南(北京的一個品牌)做的餐具,一個盤子好幾百。我們是專門給他做的這個產品,這個產品只有俏江南才有,這樣價值就上去了,如果單一看這個產品,也是一件藝術品。這樣就解決了日用瓷藝術化,藝術瓷日用化的問題。再比如,現在的有錢人多,我給你們家做一套餐具,“鐘府專用”,采用手工繪畫,這套產品就不是值一千兩千了,可能就是三萬五萬了。這樣,藝術化的產品,就變成了日用的。
行業(yè)自律
問:骨瓷產品會不會也有同質化的問題?
張志全:有。上次隆達論壇還專門提到了這個問題。在陶博會上,從這家展位到另外一家展位,觀眾看到的東西都是基本雷同的,讓人不知道這是哪家的特色產品。所以從去年到現在,我們對現有的產品,大量申請外觀設計專利。九月份,我們就完成了二十多項專利申請。從我們隆達自身來說,企業(yè)要自律,在行業(yè)里面,我們率先做這個事情。我們這里有陶瓷藝術研究院,從事設計的有好幾十人,專門搞造型、花面裝飾。
問:現在行業(yè)里面自律做得怎么樣?
張志全:還算可以。但專利申請過程時間太長,等專利申請下來后,這個造型也許就被他人仿制了,而真正的傳世精品、孤品也就很難產生了。
人才和文化傳承
問:說到文化,文化是有傳承的,我們了解到,隆達是陶瓷世家,董事長你們這一代把中國日用瓷(骨質瓷)推向了這樣一個高度,下一代是不是也在做陶瓷?
張志全:我哥哥家的孩子在做這一行,在成都做市場,已經摔打四年多了,他對陶瓷已經產生深厚的感情,基礎比較實了。
問:這一行人才有沒有斷層,可以延緣吧?
張志全:這一點我比較樂觀。景德鎮(zhèn)有專門培養(yǎng)陶瓷設計、陶瓷材料的高等學府。我們跟陜西科技大學的材料學院,都有項目對接,合作挺好的,他們的科研實力很強,對人才的培養(yǎng)很重視。河北理工大學有材料學院、設計學院。唐山大學也有材料系、設計系。還有唐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也有陶瓷專業(yè)。這么多高校都在培養(yǎng)陶瓷人才,所以人才的銜接應該沒什么問題。另外,我們去年9月15日成立的唐山市工藝美術協(xié)會,就把從事陶瓷設計、創(chuàng)作這些人聚攏在一個協(xié)會里面,現在有五六十人,都是很有名氣的,沒有那么大的名氣的人還有很多。今年6月份在泉州舉行的美術陶瓷技能大賽,我們唐山組團去了8個代表,獲得了5個銀獎、3個銅獎、兩個優(yōu)秀獎,在各瓷區(qū)里,這個成績是最好的。這次去的代表都是45歲以下的人,因此,在唐山陶瓷文化的傳承不成什么問題。對陶瓷文化,我們不僅是傳承,還要發(fā)展,我非常自信。
主動“闖過”難關
問:您對產業(yè)政策方面有什么期待?
張志全:前一段時間國家財政部一個司長一行4人到唐山考察,我們知道這個信息后,專門把中國陶瓷工業(yè)協(xié)會的侯文全副秘書長,還有我們工業(yè)經濟促進局的主管局長請來,還有惠達的董總,唐陶集團的孫總,在隆達的會議室,我們向他們匯報情況。出口退稅由13%到8%,由8%到5%,現在可能要由5%到0,這對我們出口企業(yè)影響應該是非常大的。我們積極做工作,聽說還有了實效。我們現在打聽到的利好消息是,可能由5%調到8%(11月1日出口退稅調為11%—— —編者注)。我們抓住機會,還是要反映一些情況。
問:您認為骨瓷市場現在發(fā)展的瓶頸在哪里?請您預測一下未來一個時期,這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前景。
張志全:唐山骨瓷出口量很大,國外經濟受沖擊后,對出口影響很大。一些大品牌都在往國內市場轉,國內市場還有一個適應過程,市場一時還難以接受。怎么辦?有一種情況是,有些企業(yè)把貨往經銷商處一放,說你們先賣去吧,賣完了再給我錢。我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僅僅是為了解決眼下的困難。還有一種情況是,給錢就賣,傾銷完了,把門關掉,去過小日子。但大企業(yè)不能這么辦。市場秩序的調整期,行業(yè)自律非常重要。
從技術上說,很多小廠在技術上的投入是很小的。我們這多么年,投入巨大的費用,跟高校的合作,搞自主技術的研發(fā),舉例子說,骨瓷的國家標準,對高耐熱穩(wěn)定性要求是從140度到20度熱交換一次不炸裂,骨瓷正是因為受熱急冷容易炸裂,給人一種不安全的感覺。怎么把標準提高,這正是大企業(yè)要做的事情。我們現在把這個標準提高到了160度、180度甚至200度,我們這個項目獲得了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問:那您的信心如何?
張志全:我們是挺有信心的。當然,國內、國際的經濟形勢嚴峻,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增加、環(huán)保要求更加嚴格,給企業(yè)帶來的困難非常大。但是應對嚴峻的形勢,我們不能說“度過”,這是被動的,我們要“闖過”,這是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