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首頁  | 經營管理 | 營銷專題 | 人際溝通 | 創(chuàng)業(yè)天地 | 網商 | 職場生涯
信息內容
 
 您的位置: 首頁>營銷管理>>人際溝通>>|
經理人:如何與洋老板溝通?

發(fā)布:2007-10-6 14:33:52  來源: 《牛津管理評論》 [字體: ]

   溝通能力也需要學習

    多問才不會犯錯誤

    對于如果做好外國人的老板,鄧濤說自己的兩個法寶就是尊重和溝通。“‘惠普之道’最基本理念就是對員工的尊重和信任,認為只要公司創(chuàng)造適當環(huán)境,員工就會全力以赴來工作。所以與員工之間的關系首先就不應該是懷疑的。”

    “比如我跟印度人交流,我不知道這么與印度人打交道合適不合適,那我問問印度同事,你看這件事情可不可以。很多人的想法是,我說也沒有用,你怎么知道說了沒用?”鄧濤說,只要你積極地去溝通,就不會犯不該犯的錯誤。

    “做一個跨國公司中國區(qū)的主管,要比一個本土公司或者純粹的一個外國公司更復雜,因為你必須做好承上啟下的溝通工作。”延彩明說,溝通并不只是僅限于語言層面,更多的是在于文化細節(jié)上。

    顧偉忠強調,本地經理人與總部的溝通很重要。“跨國公司所有的戰(zhàn)略必須要做本土化,但是經理人也不能完全硬打硬沖,還是要爭取總部的支持,讓他們信任你可以讓公司在中國的長期的發(fā)展。你不要覺得這些溝通是不必要的,其實溝通也是你本人的能力,說服不懂中國的老外來接受你的計劃,這就是好的經理人和差的經理人的區(qū)別,做的事情是同樣的,如果沒有說服他,最終結果對你就不會滿意。”

    索尼愛立信中國區(qū)副總裁寧述勇認為,溝通是一個需要學習的技能。“你工作久了,對歐洲人、美國人、亞洲人都會有一些了解,如果你認真學習總結,你就會知道同一件事情不同地區(qū)的人是怎么想的。”寧述勇說,很多以中國地區(qū)視角來看正確的事情,放在全球視角可能就是不對的,所以一定要有一個開放的心胸來接受更多信息。

    “我們中國人說話一般都比較含蓄,不是直來直去的。一個中國人如果想請另一個人幫忙,那么他很有可能會先問一句‘你現在有空嗎’,實際上他不是想問你有沒有時間,而是想確認你愿不愿意幫忙,美國人是絕對不會這樣的。”鄧濤說,必須了解到這些差異,才能在溝通中不產生誤解。“美國人很喜歡在開大會的時候發(fā)表自己的高見,表現自己的能力,但是中國人卻習慣在大會上談一些虛的東西,表達對領導的贊同。

    即使在一些最常見的辦公室文化中,跨國公司與本土公司也有很大差別。許多中國人不好意思向老板提出加薪,總是覺得體錢的事情特別不好意思,如果對薪水很不滿,就只能離職走人。但是國外老板的看法卻是,你不提加薪就表明你在這里工作得很愉快,對薪水也沒有不滿意。

    SAP中國區(qū)副總裁黃驍儉的經歷,則是一個積極溝通的案例。2000年,黃驍儉已經在擔任SAP大中國區(qū)總裁執(zhí)行助理,競爭對手金蝶軟件請他出任副總裁,于是他向西曼提出了辭職。但是他與西曼并未因此鬧翻,因為之前長期共事,彼此非常了解,所以即使離職之后兩人也以朋友關系保持聯系和溝通。兩年后,黃驍儉在金蝶做得并不順利,西曼又邀請黃驍儉回到SAP擔任中國區(qū)副總裁。對黃驍儉來說,即使不回SAP可能也會有很好的工作機會,但是卻并不容易再找到這么包容的老板;對于西曼來說,一個業(yè)務水平出色的手下也很難得,所以也不會因為曾經離職而放棄。

    全球經理人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中國本土經理人迎來新機遇

    對于如何敲開洋老板的大門,本土經理人的確沒有經驗。在20年前,中國才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家合資公司、第一批職業(yè)經理人。

    鄧濤就是中國第一批職業(yè)經理人之一,他所在的中國惠普也是第一家中美合資公司。也正因為這樣一個特殊地位,惠普在中國區(qū)的合資公司被政府部門特別允許稱為“中國惠普”,而不是像其他跨國公司一樣,叫做“惠普(中國)”或者“惠普中國區(qū)”。

    “1991年的時候,盡管大家都懵懵懂懂覺得在外企工作挺不錯的,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外企是什么樣子的。據說工資高一些把?大家這么猜測。”延彩明回憶15年前說,那個時候親戚朋友甚至都找不出一個在外企工作的。“當時也有人直接把外企看成資本家,當時我們廠子那個書記就說,我絕不給資本家工作。”

    從1985年惠普進入中國算起,中國本土經理人也不過才誕生21年。但是這20余年中,中國的確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如果延彩明一樣,在十幾年前,大多數中國人對外國公司還充滿了神秘。在那種情況下,融入跨國公司的企業(yè)文化絕非易事。但是在今天,已經有幾百萬中國人在跨國公司中有工作經驗。同時,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或多或少接受著跨國公司的產品,成為跨國公司商業(yè)鏈條上的一環(huán),也體驗著全球化的商業(yè)規(guī)則。

    互聯網的出現,更是讓本土經理人與全球其他地區(qū)的經理人至少在獲得信息上越來越接近,任何一個重要的商業(yè)事件,你在中國獲得相關的信息,都不會比美國晚多少,甚至很多時候它們根本就是同步的。

    托馬斯?弗里德曼在《地球是平的》一書里,提出世界已經被新技術和跨國資本碾成一塊沒有邊界的平地。事實上,對于全球經理人來說,他們也越來越處于一條水平線上。

    35歲就擔任德國拜(Bayer)集團轄下朗盛公司(Lanxess)全球人力資源部總監(jiān)的劉崢嶸觀察,中國經理人相較于總部外派的洋高管,通常對市場有良好的直覺,但在規(guī)劃和戰(zhàn)略方面就處于弱勢。他指出,盡管技能和經驗存在差距,但跨國公司雇用中國人管理在華子公司仍是值得的。對于朗盛這樣的公司,中國是日益重要的市場。“在與總部交流溝通方面,你失去了一些,但你得到了更多關于當地市場的提示,”劉崢嶸給有心進入跨國企業(yè)的中國經理人的建議是。“我希望他們在不失去那種市場直覺的情況下,學習西方管理專業(yè)知識。”

    跨國公司與本土經理人同時在進步,中國經理人已經越來越理解自己的角色,跨國公司也越來越知道如何使用本土經理人。20年的磨合期已經過去,中國本土經理人的黃金年代即將到來。勇敢地敲開洋老板的大門吧!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信息搜索
本類熱點  
營銷專題  
創(chuàng)業(yè)天地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